曹凤笙,字伯镛,江苏高邮人。
曹凤笙。 曹凤笙,字伯镛,江苏高邮人。
唐文治(1865—1954),字颖侯,号蔚芝,晚号茹经,清同治四年 (1865 年) 十月十六日生于江苏太仓,民国元年(1912 年) 定居无锡。著名教育家、工学先驱、国学大师。光绪十八年(1892年)中进士,官至清农工商部左侍郎兼署理尚书。后退出政坛,潜心从事教育事业。曾任“上海高等实业学堂”(上海交通大学前身)及“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”监督,创办私立无锡中学(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前身)及无锡国专(苏州大学前身)。1954年4月在上海病逝,终年90岁。著作有《茹经堂文集》、《十三经提纲》、《国文经纬贯通大义》、《茹经先生自订年谱》等。
唐文治。 唐文治(1865—1954),字颖侯,号蔚芝,晚号茹经,清同治四年 (1865 年) 十月十六日生于江苏太仓,民国元年(1912 年) 定居无锡。著名教育家、工学先驱、国学大师。光绪十八年(1892年)中进士,官至清农工商部左侍郎兼署理尚书。后退出政坛,潜心从事教育事业。曾任“上海高等实业学堂”(上海交通大学前身)及“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”监督,创办私立无锡中学(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前身)及无锡国专(苏州大学前身)。1954年4月在上海病逝,终年90岁。著作有《茹经堂文集》、《十三经提纲》、《国文经纬贯通大义》、《茹经先生自订年谱》等。
顾学颉(1913—1999年),古典文学家。字肇仓,号卡坎,别署坎斋;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,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。历任国立西北大学、西北师院、湖北师院、民国大学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、系主任及人民文学出版社高级编辑;1975年退休;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、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编委,及中国古典文学各学会顾问、元代文学会名誉会长;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顾学颉。 顾学颉(1913—1999年),古典文学家。字肇仓,号卡坎,别署坎斋;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,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。历任国立西北大学、西北师院、湖北师院、民国大学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、系主任及人民文学出版社高级编辑;1975年退休;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、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编委,及中国古典文学各学会顾问、元代文学会名誉会长;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曹冷泉1901-1980,原名曹赞卿,字襄忱,曾用名曹一民,别名向辰、冷翁、公羽等。安徽省颍上县人。
曹冷泉。 曹冷泉1901-1980,原名曹赞卿,字襄忱,曾用名曹一民,别名向辰、冷翁、公羽等。安徽省颍上县人。
李烈钧(1882-1946年2月20日),字侠如,号侠黄,汉族,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。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。青年时期便追随孙中山革命,辛亥革命爆发后,李烈钧被推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、海陆军总司令,迫使北洋海军主要舰艇宣布起义。1927年初被蒋介石任命为江西省政府主席,任南京国民政府常委兼军事委员会常委。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李烈钧致电蒋介石,主张尊重言论自由,改良政治,一致抗日。七七事变后,一直患病休养。1946年2月20日在重庆病逝,国民政府予以国葬,周恩来、董必武亲往吊唁。
李烈钧。 李烈钧(1882-1946年2月20日),字侠如,号侠黄,汉族,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。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。青年时期便追随孙中山革命,辛亥革命爆发后,李烈钧被推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、海陆军总司令,迫使北洋海军主要舰艇宣布起义。1927年初被蒋介石任命为江西省政府主席,任南京国民政府常委兼军事委员会常委。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李烈钧致电蒋介石,主张尊重言论自由,改良政治,一致抗日。七七事变后,一直患病休养。1946年2月20日在重庆病逝,国民政府予以国葬,周恩来、董必武亲往吊唁。
曹启文,(生卒年不详),曹允文六弟。无锡人。京师译学馆毕业,奖给举人,签分法部任职。
曹启文。 曹启文,(生卒年不详),曹允文六弟。无锡人。京师译学馆毕业,奖给举人,签分法部任职。
谭泽闿(1889—1948)湖南茶陵人。近代书法家。字祖同,号瓶斋,室名天随阁,谭延闿之弟。善书法,工行楷,师法翁同龢、何绍基、钱沣,上溯颜真卿。气格雄伟壮健,力度刚强,善榜书。 取法颜真卿,兼工汉隶。又善诗,能画。民国时南京“国民政府”牌匾即为其所书。上海、香港两家《文汇报》的报头即其所书,至今沿用。在国民党的元老中,谭延闿的行草、于右任的今草、胡汉民的汉隶、吴稚晖的古篆,有“ 四珍”的美称。
谭泽闿。 谭泽闿(1889—1948)湖南茶陵人。近代书法家。字祖同,号瓶斋,室名天随阁,谭延闿之弟。善书法,工行楷,师法翁同龢、何绍基、钱沣,上溯颜真卿。气格雄伟壮健,力度刚强,善榜书。 取法颜真卿,兼工汉隶。又善诗,能画。民国时南京“国民政府”牌匾即为其所书。上海、香港两家《文汇报》的报头即其所书,至今沿用。在国民党的元老中,谭延闿的行草、于右任的今草、胡汉民的汉隶、吴稚晖的古篆,有“ 四珍”的美称。
字远模,附贡生,山东平度州知州。入民国后历任山东即墨、直隶宝坻县知事。年八十二卒。著有古春轩随笔行世。
曹倜。 字远模,附贡生,山东平度州知州。入民国后历任山东即墨、直隶宝坻县知事。年八十二卒。著有古春轩随笔行世。
曹同文(生卒年不详),字仁化,无锡人。曹允文三弟。幼年肄业于江苏师范学堂。1906年,与妻兄钱基博等人共组理科研究会。后任九江府中学教员、黑龙江省烟酒公卖局科长等职。其与他人合编的《中华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》(1912)为“中华理科教科书”的代表作,并纂修《无锡盛巷曹氏家谱》三卷。平素爱好昆曲,与天韵社社友交往甚密,其家“有竹居”为曲友弦歌之地。其女曹安和为民族音乐学家,与杨荫浏一起抢救了阿炳的传世名曲《二泉映月》。
曹同文。 曹同文(生卒年不详),字仁化,无锡人。曹允文三弟。幼年肄业于江苏师范学堂。1906年,与妻兄钱基博等人共组理科研究会。后任九江府中学教员、黑龙江省烟酒公卖局科长等职。其与他人合编的《中华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》(1912)为“中华理科教科书”的代表作,并纂修《无锡盛巷曹氏家谱》三卷。平素爱好昆曲,与天韵社社友交往甚密,其家“有竹居”为曲友弦歌之地。其女曹安和为民族音乐学家,与杨荫浏一起抢救了阿炳的传世名曲《二泉映月》。
尹爟(1860-1925),字笛云,号侠隐,别署紫云岩叟。顺德龙江人(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人)。花卉、山水、均有法度。子如天,女翩鸿,能承其学。
尹爟。 尹爟(1860-1925),字笛云,号侠隐,别署紫云岩叟。顺德龙江人(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人)。花卉、山水、均有法度。子如天,女翩鸿,能承其学。
吕志伊(1881—1940) ,云南思茅人,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、革命家。早年留学日本,参与创立中国同盟会,参加了黄花岗起义。辛亥革命成功后,历任云南都督府参议、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次长、参议院参议员。后参加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。1920年后历任广州军政府司法部次长、内政部次长,国民政府立法委员、内政部次长,国民政府立法委员。1940病逝于昆明。
吕志伊。 吕志伊(1881—1940) ,云南思茅人,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、革命家。早年留学日本,参与创立中国同盟会,参加了黄花岗起义。辛亥革命成功后,历任云南都督府参议、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次长、参议院参议员。后参加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。1920年后历任广州军政府司法部次长、内政部次长,国民政府立法委员、内政部次长,国民政府立法委员。1940病逝于昆明。
余天遂(1882-1930)原名寿颐,字祝荫,号荫阁、别署三郎、仇僧等,江苏昆山玉山镇人。出身中医世家,幼承家学,故精医道。后从师胡石予。由柳亚子介绍参加南社,以诗文名于时,其文多慷慨激昂,爱国奋烈之词,为南社同人中所罕见。
余天遂。 余天遂(1882-1930)原名寿颐,字祝荫,号荫阁、别署三郎、仇僧等,江苏昆山玉山镇人。出身中医世家,幼承家学,故精医道。后从师胡石予。由柳亚子介绍参加南社,以诗文名于时,其文多慷慨激昂,爱国奋烈之词,为南社同人中所罕见。
张元济(1867年10月25日—1959年8月14日,享年91岁),男,字菊生,号筱斋,浙江海盐人。出生于名门望族,书香世家。清末中进士,入翰林院任庶吉士,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。1902年,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、经理、监理、董事长等职。解放后,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,继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。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,享年92岁。张元济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、教育家与爱国实业家,他一生为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、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、出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张元济。 张元济(1867年10月25日—1959年8月14日,享年91岁),男,字菊生,号筱斋,浙江海盐人。出生于名门望族,书香世家。清末中进士,入翰林院任庶吉士,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。1902年,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、经理、监理、董事长等职。解放后,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,继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。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,享年92岁。张元济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、教育家与爱国实业家,他一生为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、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、出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陶博吾(1900年--1996年)男,原名陶文,字博吾,别署白湖散人,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。中国诗、书、画艺术大家,尤其他的书法,被列入20世纪100年间最杰出的20位中国书法家之一。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,从沈溪桥、梁公约、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。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,从黄宾虹、王一亭、潘天寿、诸闻韵、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,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。生性谈泊名利,不求闻达。艺术上极为推崇吴昌硕,一生受其影响至深。
陶博吾。 陶博吾(1900年--1996年)男,原名陶文,字博吾,别署白湖散人,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。中国诗、书、画艺术大家,尤其他的书法,被列入20世纪100年间最杰出的20位中国书法家之一。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,从沈溪桥、梁公约、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。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,从黄宾虹、王一亭、潘天寿、诸闻韵、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,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。生性谈泊名利,不求闻达。艺术上极为推崇吴昌硕,一生受其影响至深。
任援道(1890—1980),字良才,号豁庵,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。1890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,早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,曾任平津警备司令。1937年12月12日南京沦陷,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。在此民族危亡时刻,志士仁人共赴国难,而任援道却独有打算,他利用权术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三艘炮艇及部分官兵,收编了太湖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万多人马,投靠到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梁鸿志的帐下,沦为汉奸。任援道参加汪精卫、梁鸿志的上海会谈,会后发表声明,支持组建伪政府。抗战胜利后逃往加拿大,1980年在加拿大病死。
任援道。 任援道(1890—1980),字良才,号豁庵,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。1890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,早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,曾任平津警备司令。1937年12月12日南京沦陷,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。在此民族危亡时刻,志士仁人共赴国难,而任援道却独有打算,他利用权术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三艘炮艇及部分官兵,收编了太湖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万多人马,投靠到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梁鸿志的帐下,沦为汉奸。任援道参加汪精卫、梁鸿志的上海会谈,会后发表声明,支持组建伪政府。抗战胜利后逃往加拿大,1980年在加拿大病死。
刘振美烈士,字中庸,又名济民。出生于纳溪县护国镇。自幼酷爱文学艺术,在少年时就盟发了“光荣祖国, 溅雪国耻”的愿望。1946年,在重庆筹办《华美书屋》,宣传革命思想。1947年3月,自泸县返叙永途中,被特务以“共产党员”罪名逮捕。在狱中,受尽各种酷刑,惨遭活埋威胁,他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。1948年8月,转押重庆渣滓洞后,接受党的领导,秘密参加狱中创办的《铁窗诗社》,用诗歌进行战斗,怒讨独夫民贼,赞颂中国共产党,鼓励难友坚持斗争,迎接胜利。
刘振美。 刘振美烈士,字中庸,又名济民。出生于纳溪县护国镇。自幼酷爱文学艺术,在少年时就盟发了“光荣祖国, 溅雪国耻”的愿望。1946年,在重庆筹办《华美书屋》,宣传革命思想。1947年3月,自泸县返叙永途中,被特务以“共产党员”罪名逮捕。在狱中,受尽各种酷刑,惨遭活埋威胁,他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。1948年8月,转押重庆渣滓洞后,接受党的领导,秘密参加狱中创办的《铁窗诗社》,用诗歌进行战斗,怒讨独夫民贼,赞颂中国共产党,鼓励难友坚持斗争,迎接胜利。
陈布雷(1890年11月15日-1948年11月13日),名训恩,字彦及,笔名布雷、畏垒。浙江慈溪人。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,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,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(浙江大学前身),同年在上海《天铎报》作记者。以“布雷”笔名写作评论。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,1920年赴上海,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《韦氏大学字典》,后任《商报》主编。后为《国闻周刊》主要撰稿人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任总统府国策顾问、《申报》顾问兼常务董事。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。著有《畏垒评论集》、《陈布雷回忆录》、《陈布雷文集》。
陈布雷。 陈布雷(1890年11月15日-1948年11月13日),名训恩,字彦及,笔名布雷、畏垒。浙江慈溪人。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,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,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(浙江大学前身),同年在上海《天铎报》作记者。以“布雷”笔名写作评论。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,1920年赴上海,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《韦氏大学字典》,后任《商报》主编。后为《国闻周刊》主要撰稿人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任总统府国策顾问、《申报》顾问兼常务董事。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。著有《畏垒评论集》、《陈布雷回忆录》、《陈布雷文集》。
陈昌任(一八七一—一九五六),字公孟,苏州人。少时潜心研究农田水利之学,曾任苏州市议事会议事长、江苏水利局总文牍。平时肆力于古文诗。有《沧海楼诗集》。
陈昌任。 陈昌任(一八七一—一九五六),字公孟,苏州人。少时潜心研究农田水利之学,曾任苏州市议事会议事长、江苏水利局总文牍。平时肆力于古文诗。有《沧海楼诗集》。
陈樗,字药义,号越流,浙江诸暨人。蜕弟。
陈樗。 陈樗,字药义,号越流,浙江诸暨人。蜕弟。
郑子瑜,1916年3月18日诞生于漳州市,后移居石码镇,是清代诗人郑开禧的后裔。郑子瑜教授的学术是多方面的,有“传奇学者”之誉称,郑子瑜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现代文学家。郑子瑜教授的大著《学术论著自选集》荣获第二届中国国家图书荣誉大奖;郑子瑜的《中国修辞学史稿》,被著名学者许杰教授誉为同马建忠的《马氏文通》,陈望道的《修辞学发凡》鼎足而三,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郑子瑜。 郑子瑜,1916年3月18日诞生于漳州市,后移居石码镇,是清代诗人郑开禧的后裔。郑子瑜教授的学术是多方面的,有“传奇学者”之誉称,郑子瑜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现代文学家。郑子瑜教授的大著《学术论著自选集》荣获第二届中国国家图书荣誉大奖;郑子瑜的《中国修辞学史稿》,被著名学者许杰教授誉为同马建忠的《马氏文通》,陈望道的《修辞学发凡》鼎足而三,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