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持刑宪声名远,好是中朝正直臣。赤县上来应足事,
青山老去未离身。常思从省连归马,乍觉同班少旧人。
遥爱南桥秋日晚,雨边杨柳映天津。
寄孙洛阳格(一作寄洛阳孙明府)。唐代。张籍。 久持刑宪声名远,好是中朝正直臣。赤县上来应足事,青山老去未离身。常思从省连归马,乍觉同班少旧人。遥爱南桥秋日晚,雨边杨柳映天津。
张籍(约767~约830),唐代诗人。字文昌,汉族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,郡望苏州吴(今江苏苏州)1 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著名诗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妇怨》《采莲曲》《江南曲》。1 《张籍籍贯考辨》认为,韩愈所说的“吴郡张籍”乃谓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书·张籍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史传材料,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。
张籍。 张籍(约767~约830),唐代诗人。字文昌,汉族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,郡望苏州吴(今江苏苏州)1 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著名诗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妇怨》《采莲曲》《江南曲》。1 《张籍籍贯考辨》认为,韩愈所说的“吴郡张籍”乃谓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书·张籍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史传材料,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。
独坐七首 其七。明代。黄衷。 请药东街质弊貂,五情炎火一时消。至今捧履无孺子,竹杖何曾过圮桥。
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。宋代。王十朋。 路入剡山腰,风生玉川腋。孤亭物外高,双溪眼中碧。山僧作亭知几春,赏音端怕逢诗人。自从妙语发丘壑,遂使绝境多蹄轮。我来首访维摩诘,问讯双溪自何出。发源应与婺溪同,赋物惭无沈郎笔。凭栏欲洗名利尘,入眼翻惊客恨新。山城重重水如带,可能挽住思乡人。
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。宋代。苏辙。 娶妇山中不肯留,会朝山下万诸侯。古人辛苦今谁信,只见清淮入海流。
寓城西精舍赠洞文上人。清代。李锴。 比邻七十载,为客谢淹留。忍草自长碧,妙香时一浮。世情争梦幻,佛面老春秋。愁绝斜阳外,谁家百尺楼。
送用和刘推官入京班改。宋代。林希逸。 幕画如兄有异才,岭南声价动诸台。登龙尾道呼班去,为鳄鱼州守印来。定有赏音相料理,何妨进卷小徘徊。遥知得意行吟处,傍柳堤看菡萏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