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山界瓯闽,兹岭亦峻极。杰观奠方陲,高标丽圜则。
译文: 郑武公、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(官名)。(周平王)分权给虢公,郑庄公怨恨周平王。周平王说:“没有的事(偏心于虢公)。”于是周王、郑国交换人质(证明互信):(周平王)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,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。
注释: 卿士:周朝执政官。贰于虢:二心,这里有“偏重”的意思。此指平王想把政权一部分让虢执掌。虢,指西虢公,周王室卿士。[3] 郑伯:诸侯国郑国的君主,这里是郑庄公。交质:交换人质。王子狐:即姬狐,是周平王的次子、姬泄父的弟弟,史称“王子狐”,在长兄“太子泄父”死后,被立为太子。公子忽:郑庄公太子,后即位为昭公。
淋漓割元气,黯澹带古色。绵亘姑蔑墟,苍翠欲四塞。
译文: 周平王死(后),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。四月,郑国的祭足帅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。秋季,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。周和郑互相仇恨。
注释: 王崩:周平王去世。崩,君主时代称帝王死。畀:交给。祭足:即祭仲,郑大(dà)夫。温,周朝小国,在今河南温县南。成周:周地,今在河南洛阳市东。
仙霞高烛天,五采绚赫赩。万仞耸峥嵘,百里见孤特。
译文:明恕而行,要之以礼,虽无有质,谁能间之?苟有明信,涧溪沼沚之毛,苹蘩蕴藻之菜,筐筥錡釜之器,潢污行潦之水,可荐於鬼神,可羞於王公,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,行之以礼,又焉用质?《风》有《采蘩》、《采苹》,《雅》有《行苇》、《泂酌》,昭忠信也。” 君子说:“信用不发自心中,盟约抵押也没用。开诚布公互相谅解地行事,用礼教约束,即使没有抵押,谁能离间他们呢?假如有真诚的信用,山涧溪流中的浮萍,蕨类水藻这样的菜,装在竹筐铁锅一类的器物里,用低洼处沟渠中的水,都可以供奉鬼神,献给王公为食,何况君子缔结两国的盟约,按礼去做,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啊?《国风》中有《采蘩》、《采苹》,《大雅》中有《行苇》、《泂酌》诗,都是昭示忠信的。”
注释: 中:同“衷”,内心。明恕:互相体谅。要:约束。间:离间。明信:彼此了解,坦诚相待。沼沚:沼,池塘。沚,水中小洲。蘋:水生植物,即浮萍。蘩,白蒿。蕴藻,一种聚生的藻类。菜,野菜。筐莒:竹制容器,方形为筐,圆形为莒。锜釜,均为烹饪器,有足为錡,无足为釜。潢:积水池。污,积水。行潦,路上的积水。荐:享祭,祭祀。羞:同“馐”,进奉。《采蘩》、《采苹》:均为《诗·召南》篇名,写妇女采集野菜以供祭祀。《行苇》、《泂酌》:均为《诗·大雅》篇名,前者写周祖先晏享先人仁德,歌颂忠厚。后者写汲取行潦之水供宴享。昭:表明。
棱角露毫芒,缕脉界缝緎。我行任纲纪,逾月来自北。
译文:参考资料:
道途多艰虞,况乃事登陟。初缘复磴危,渐转重关侧。
译文:1、吴楚材(作者),吴调侯(作者),胡波(注释解说词),崔周(注释解说词).古文观止:花山文艺出版社,2013年:5-6
攒峰与叠巘,尽日走崱屴。连冈蹑衙衙,绝壑瞰冒冒。
译文:2、程俊英.诗经译注(十三经译注)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9年:537—674
远岫忽已违,近陇复相逼。跻攀苦分寸,跬步辄止疑。
砉然造层颠,轩豁始有得。或列若屏幛,或限若户阈。
或偃若覆釜,或俯若鼎釴。或恭若执圭,或竦若凭轼。
或尊若受朝,或卑若就职。或若孤鹤驾,或若万马勒。
或若华盖张,或若芙蓉植。或净若新沐,或靓若初饰。
或争先若驰,或严整若饬。或若进而拱,或若退而劾。
或伛若将趍,或颠若将踣。或坚若长城,或错若列国。
或联若串珠,或牵若徽纆。或搏若熊罴,或射若虺蜮。
或冕若华旒,或屦若赤繶。或颙颙若昂,或踽踽若抑。
或轩轩若举,或悄悄若默。或欣欣若喜,或慊慊若戚。
或騃若惷愚,或颖若岐嶷。或穷若龟曝,或直若隼革。
或差若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