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鼓歌翻译及注释

呜呼!仓颉莽千古,即生史籀亦尘土。

译文:嘉祐六年寒冬的十二月,我刚上任便去孔庙拜鲁叟。

注释:辛丑:指宋仁宗嘉祐六年(1061年)。鲁叟:指孔子。

太学之东孔庙门,何得乾坤留石鼓。

译文:旧时听说的石鼓今天见到了,鼓文雄奇有力如蛟似蛇走。

注释:郁律:屈曲的样子。

奇珍岁久魂离魄,古文断落增艰涩。

译文:细看石鼓文字模糊好象指画肚,想读出声来又是那么难上口。

注释:画肚:据说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学书法时,常用手指在腹上划写。

野禽剥藓枯皮苍,山虫蚀土朽骨白。

译文:好古的韩退之慨叹自己生得迟,何况我又在韩公百年后。

注释:韩公:唐韩愈。

日照犹看星斗移,雨来恐有龙蛇出。

译文:强去寻找石鼓文的偏旁推敲点画,只认得一二还剩下八九。

注释:“强寻”二句:勉强辨认偏旁,推断其笔画,也只能辨认出其十分之一、二,其它大部分推断不出来。

当年此鼓流陈仓,骆驼欲载周文章。

译文:终于认出了“我车既攻马亦同”,又辨认出“其鱼维鱿贯之柳”。

贵如郜鼎宜在庙,祭酒却谓韩生狂。

译文:好象在纵横成堆的古玩器中识得古鼎,又象那错落的众星辰中辨出了北斗。

注释:名斗:辨认出北斗。

后遭郑馀稍显异,宋家始能归大梁。

译文:多半模糊得象疮痕和手掌老茧,形体不全尚能辨认出足跟与臂肘。

注释:瘢:疮伤好了之后皮肤留下的斑。胝:手掌或脚掌上因劳动或走路等摩擦而生成的硬皮。跟肘:脚跟和手肘。

黄金填字石所丑,靖康离乱鼓北走。

译文:那么象娟娟的月牙隐入云雾,又真象好苗秃秃埋进深草里。

注释:娟娟:姣好的样子。濯濯:形容山上光秃秃的,没有树木。此处指遍地是莠草而没有禾苗,秀:挺拔,突出。稂莠,莠草。稂,古书上指狼尾草。

埋没胡尘二百年,或落农家舂作臼。

译文:石鼓四处漂流历经百战还偶然幸存,不知它独立千载与谁作朋友。

注释:百战:众多的战乱。

文皇有意置成均,敕使鬼神永诃守。

译文:上可与轩辕、颉帝古文奇字抗礼,下可把李冰阳和李斯的小篆哺育。

注释:轩颉:轩辕(即黄帝)、仓颉。相传仓颉是中国汉文字的始创者,观鸟迹而创文字。唯诺,互相应答之声。此句指石鼓文字与上古苍颉创造的文字同声相求。揖,揖让。冰斯,李阳冰与李斯。李阳冰,唐代书法家,擅长篆书。李斯,秦始皇时丞相,曾取籀文(大篆)简省笔画,作小篆,彀(gòu)毂(gǔ):彀,待哺食的雏鸟;毂,哺乳。此句谓篆文与石鼓文字一脉相承。

我曾扪读慨夙怀,长揖宣尼洒杯酒。

译文:追忆昔日的鸿雁是歌周宣王名篇,当年太史籀用大篆来改变古文蝌蚪。

注释:周宣:周宣王。鸿雁:《诗经·小雅》篇名,旧注说《鸿雁》一篇是歌颂周宣王使离散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政绩的。籀史:指周宣王时的史籀,史籀作大篆,俗称蝌蚪文。

周宣昔狩岐阳时,籀文烂漫天王辞。

译文:人心厌恶厉王、夷王之乱思圣贤,周室中兴天生了辅佐周王众耆耆。

注释:生耆耈:使老年人得以安生。

石鼓隐见不可测,佛龛遗字争传奇。

译文:他们东征徐虏象勇猛的强虎咆哮,北伐降伏犬戎多象轻易地驱使走狗。

注释:徐虏:指春秋时东方的诸侯小国徐国。阚:虎怒吼的声音。航虎:虎。犬戎:春秋时西北方少数民族。随指嗾:使其服贴,听从指挥。

大篆分流及蔡氏,作者日下江河毕。

译文:周穆王征战犬戎得四狼四鹿而归,连连赐方叔、召虎以玉器斗酒。

注释:象胥:周代官名,执掌各方少数民族。杂沓:指各方来进贡的少数民族纷纷而至。方召:方叔、召虎,周宣王时大臣,曾先后出征,建立战功,为宣王所赏识。圭:玉制手版。卣:铜制酒器。联翩:连续不断,前后相接。

峄山火迸秦王石,世间墨本空枣梨。

译文:每因军中击响犬小鼓而思将帅功绩,岂能敲击军鼓而烦劳瞎眼的礞瞍。

注释:鼓鼙:擂动战鼓。考击:敲击,指敲打乐器。蒙叟:指盲人乐师。

钟王亦似涉靡丽,忽瞻石鼓兴惭悲。

译文:何人曾作《崧高》歌颂周王功业,写此文的作者名声应如衡山岣嵝。

注释:崧高:《诗经·大雅》篇名,旧注说是尹吉甫所作,颂扬周宣王功高如崧(嵩)山。斯文:指石鼓文。齐:等同。岣嵝:衡山的主峰,在今湖南省衡山市西,相传大禹在此得到金简玉书。

时乎通变圣不免,工正我吾皆其微。

译文:勋功极大而又不矜夸居功占为已有,手下的文臣武将又那么的老实忠厚。

注释:至大:极大。矜伐:夸矜,骄傲。文武:指周文王、周武王。未远:指周宣王距离周文王、武王时代不远。

但愿君王重吉甫,朝廷再树中兴碑。

译文:周王留下的石鼓文寻不到年岁甲乙,那里还有名字记载着谁或某。